虫子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虫子大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意图:
夏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经常出现在角角落落、树林、草丛里,这些地方也是孩子愿意去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把发现的小虫子带回来,于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小虫子的活动。
活动一:寻找虫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虫子的家,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居住地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归类。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
2、透明的小瓶子、塑料带、篓空塑料筐、纸袋等。
3、蔬菜叶、面包、飞虫、瓜皮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种植园、小花园寻找小虫子。对虫子的生活环境进行记录。
二、引导幼儿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你在哪里发现的虫子?)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发现和记录的虫子的家。
2、集体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蝴蝶生活在花丛中……)
4、开阔幼儿思维,“除了今天发现的小虫子,你在哪里还见过虫子?”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个别幼儿讲给大家听。
三、给虫子安新家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养虫子。
2、选择食物放入虫子的新家里。
3、鼓励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对自己饲养的小虫子进行细心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新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效果评析:
此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我把认识虫子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虫子的时候,有个孩子捉了一只蝈蝈,但是关于放在什么里面?怎么不让蝈蝈跑出来?小朋友怎么又看的清楚?的问题,孩子们争论起来,这时有个孩子提出用两个镂空塑料筐对着扣起来,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有个孩子还找来胶带把接口粘住。当发现孩子们能主动的解决一些问题时,我由衷的高兴,即便是我本来预设的效果没达到,但我欣慰这份意外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虫子特殊本领的关注。
2、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保护色、预测天气、再生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虫子特殊本领的资料,在饲养区中饲养断体的蚯蚓,观察蚯蚓的再生。
2、进行表演游戏的材料若干。
3、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故事《蚯蚓再生》,了解虫子再生的本领。
1、故事结尾蚯蚓妈妈的话可先不讲,留下悬念,幼儿讨论、了解蚯蚓再生的特殊本领。
2、看蚯蚓再生的录象资料,进一步了解蚯蚓再生的过程和原因。
3、讨论其他虫子的再生:如壁虎等。
二、幼儿讨论并向同伴介绍虫子的其他特殊本领如预报天气等。
三、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寻找隐藏的虫子,发现虫子保护色的秘密。如:蝴蝶、蚱蜢等。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表演游戏《侦察兵》,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场景。如:树枝、树叶、皱纹纸、牛皮纸、颜料、绘画用具等。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扮演侦察兵,进行自我伪装。
活动一、小虫子运动
活动二、小蚂蚁避雨
活动三、蟋蟀、蚯蚓、蝴蝶和蚂蚁
活动四、懒惰的小蜗牛
活动五、蝈蝈和蛐蛐
活动六、音乐游戏:小小螳螂捉虫
活动一、小虫子运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发展大肌肉群的灵活性。
2、鼓励个别体弱幼儿和大家一起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1、跳跳袋每人一个、纸板饼干若干。
2、录音机,《生命之树》、《单簧管波尔卡》等节奏轻快、活泼的乐曲带。
3、大地毯铺成幼儿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音乐起,教师和幼儿分散在地毯上,随着音乐走跑交替,做动物模仿操。
2、幼儿自由地玩场地四周的布袋,看谁玩的花样多。
3、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请玩法像扭扭虫爬行的幼儿表演,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该幼儿爬行的动作方法。(站在袋内,手提袋子跳一跳将脚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双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练习扭扭虫爬行。)
4、幼儿自由练习扭扭虫爬行。
5、游戏——扭扭虫吃饼干。
场地四周放好纸板饼干若干块,幼儿在场地中间。请孩子作扭扭虫爬到场地四周吃饼干,“吃”饱了再爬回场地中间。
6、游戏——扭扭虫运饼干。
要求幼儿作扭扭虫排成十字队行,分四队爬向四角取饼干,然后手提布袋学袋鼠跳回来,把饼干放到中间的篓子里,比赛哪组运得快。
7、在音乐《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下自由地做布袋放松活动。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发展幼儿大肌肉群的灵活性。
2、鼓励个别体弱的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增强幼儿体质。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跳跳袋每人一个,沙包一篮子。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踏浪》进行走、跑、跳、弯腰、屈腿等热身运动,让幼儿进入饱满,活跃状态。
二、导入活动:宝贝老师这里有好多的袋子,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我家就有好多好多这种袋子。)看来大家都认识它,那么再想想看这些袋子有什么用?(可以装衣服、装粮食、装皮球、装玩具、装树叶、装麦杆、装苹果……)大家都知道袋子是我们家里不可缺少的用具,除了装东西还可以干什么用?小朋友能用吗?(启发幼儿想到袋子可以用来当玩具玩)。
三、大家动起来:宝贝有的说我们可以站到袋子里跳着玩,你们想试试吗?(请幼儿自己玩跳跳袋,教育幼儿要注意安全。)
四、玩法: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个别演示,互相交流模仿)
五、自由练习:请大家把刚才其他小朋友的玩法,学一学看你会不会玩,注意不要摔倒,不要碰撞。(转圈跳、向前跳,向前爬;启发幼儿学习模仿虫子的扭动玩法,爬的样子。)
六、玩游戏:虫子找食物
1、讲解玩法:宝贝刚才我们都学会了虫子爬,现在就来玩个虫子爬的游戏,名字叫《虫子找食物》。请宝贝听好,在玩的时候要记住,虫子要找的食物不是在脚前而是在很远的地方,需要我们爬着去找,当你找到食物的时候就可以站起来跳着放到老师这的篮子里,记住要爬着找、跳着回。(幼儿练习找食物教师指挥注意提醒幼儿动作安全。)
2、分组游戏:宝贝我们都会自己找食物了,现在我们能不能几个人一组,来玩找食物的游戏?(能,幼儿自由组合)。在玩的时候要听好老师口令,发令后先有第一个小朋友沿着老师画好的这条线向前爬,爬到对面的篮子那里,拿一个沙包跳着返回,去的'时候一定向虫子一样爬行,回来时要向袋鼠一样跳着回来,放好食物后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幼儿看清楚游戏规则;再指挥幼儿游戏。)
七、教师比赛结果,为胜利的小组鼓掌,为其他小组加油。
八、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伴随着《金孔雀》的曲子,进行舒展优美的表演,模仿不同动物、虫子等动作,快乐地结束活动。
[设计意图]
夏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也开始活动起来,幼儿天生和各种小虫子比较亲密。特别喜欢研究各种虫子和小虫子玩。他们每发现一种昆虫都会兴奋的大声喊叫,为了保持幼儿的这种兴趣,激发幼儿对更多的自然界知识探索的兴趣,所以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体验绘画及合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虫子PARTY的设计及准备,并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及方式进行操作与参与。
3、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及分工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虫子图片;、白纸、毛线、海棉、油光纸、皱纹纸、盘子、大碗面盒等各种废旧材料;剪刀、油画棒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参观虫子博物馆,复习以前学过的虫子的知识。
1、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布置有各种虫子图片的博物馆。
2、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
3、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了什么虫子?它长得什么样?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并与同伴交流经验和认识。
4、请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虫子,与同伴相互交流。
5、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情况。
二、讨论开舞会要准备的工作。
1、与幼儿一起确定开一个虫子舞会,亲近一下自己喜欢的小虫子。
2、幼儿自己讨论开舞会我们应该准备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这个舞会需要邀请一些喜欢的虫子、要有漂亮的舞台、还要给虫子准备一些食物。
5、简单的讨论怎样布置舞台?邀请什么虫子?制作什么食物?
6、幼儿自由分组:虫子制作组、食物制作组、舞台布置组。
三、幼儿分工制作,教师观察、指导、帮助。
四、小评幼儿制作的情况,并给予展示。
五、幼儿模仿各种小虫子,自由的吃食物,跳舞,开心的玩,结束课程。
活动延伸:可以继续激发幼儿探索各种虫子的运动方式,学习根据虫子的动作创编舞蹈,进行表演。
活动内容:
有趣的中国文字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口、头、手、脚、腿、臂都可以活动的木偶(纸偶也可,其它老师扮演更好),2、若干根长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幼儿熟悉的象形文字(山、水、田、石、木、禾、竹、口……)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后说出与其对应的中国汉字来导入课题
2、师:中国的文字除了这些许多象形文字以外,有的还可以用我们的形体来表现呢。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一个木偶朋友,它就可以表演许多形体文字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木偶,让其表演“贝”字(低头、肩平、小臂下垂、双腿拉开)和“安”字(头仰、双臂平举、两手下垂、拍拍皮带表示有一横再双腿交叉成“女”)老师为其讲解
2、根据讲解,让幼儿发挥想象用身体各部位来自主表演“巾”、(肩平、小臂下垂、一手腕勾起、头身腿脚成一直线)“于”、(拍头表有一横、双臂平举、头身腿成直线、一脚勾起)“平”、(两点可用耳朵代替)“员”(嘴张开)……字,老师巡回指导,对表演独特的幼儿给予鼓励。
3、让幼儿想象自己认识的那些简单的字可以用形体来表演(“人”、“口”、“大”、“ “小”、“少”、“中”、“干”……)
4、木偶借助一根长棍表演“天”字后引导幼儿自由自在地借助外物来表演更多的文字
如:借助一两根棍表演“中”“才”“士”“土”“女”“米”“工”…….
两人合伙表演“从”“坝”“林”“扛”…….
三、结束部分
游戏:1、看谁猜得对
两人一组,一人用形体表演文字一人猜字
2、 看谁做的快
几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说字,其它人用形体表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