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摸摸大口袋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与老师一起游戏。
2. 能从老师的大口袋里摸出一件物品,并试着说出它的名称。
活动准备:
1. 订制一件有许多大口袋的衣服。
2. 幼儿喜爱的小物件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身穿大口袋衣服,夸张地在幼儿面前走来走去,引起幼儿的注意。
2. 教师神秘地告诉幼儿:大口袋里装着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3. 请一名幼儿任选一只口袋,摸出其中的物品,并高高举起给大家看。教师可向这位幼儿提问这是什么,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向他拍手祝贺。
4. 同上形式请每位幼儿都来摸一摸,说一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
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一、播放Flash课件边讲述故事引题。
1、蚂蚁队长宣布要举行“爬爬赛”,需要我们帮助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绳梯,给它们“爬爬赛”用。
二、幼儿探索单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为蚂蚁做出各种各样的绳梯。
2、将做好的绳梯固定在铁丝上,绳梯的长度不能低于铁丝与地面的距离。
3、幼儿交流探索经验
①你是用什么办法,将它越变越长的?
②蚂蚁队长检验我们的绳梯。
三、探索多种材料的不同种连接方法
蚂蚁队长发现我们做的绳梯又漂亮又好用,你们真棒。但是你们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太简单了,没有难度。它希望我们做出特别的,爬爬时又有难度的绳梯。
1、幼儿尝试多种材料的连接变长方法。
2、幼儿讲述探索经验:你的绳梯给蚂蚁爬爬时有什么难度呢?
四、蚂蚁“爬爬赛”正式开始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孩子观看,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并尝试替换关心妈妈的办法创编儿歌。
2.大胆地运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讲述妈妈的好。
3.感受儿歌所表达的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关心妈妈的情感。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与儿歌相关的图片:宝宝帮妈妈捶背、端茶和亲吻妈妈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的好妈妈。
1.教师:你们喜欢妈妈吗?为什么?
2.教师:妈妈这么爱你,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应该怎样爱妈妈呢?
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
1.教师:有一首儿歌表达了宝宝对妈妈的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倾听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3.围绕儿歌内容进行交流,理解儿歌。
4.在图片的提示下学习朗诵儿歌。
5.去除图片,边表演动作边进行朗诵。
三、创编儿歌。
教师:除了帮妈妈捶背、端茶和亲吻妈妈,我们还可以为妈妈做什么呢?把他们编进儿歌里吧!
小百科:在许多语言中都会将自己所属的事物以“母”称之,例如将自己的祖国称为母亲,毕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出生成长所学的第一种语言为母语。
彩色小雨点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食指蘸颜料在瓷砖墙上点画小雨点。
2. 在画画玩玩中对色彩、绘画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各色颜料、湿抹布若干。
2. 在瓷砖墙上画几把漂亮的雨伞。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欣赏瓷砖墙上的伞,导入活动。
2. 手蘸颜料,示范点画彩色的雨伞,强调点画后要将食指直接抬起,不能拖。
3. 请几名幼儿试着点画,教师作简单小结,
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4. 鼓励幼儿大胆练习(若墙面不够大,可分批进行)。
5. 提醒画完的幼儿及时擦净手上的颜料,以免抹到其他地方。
活动设计意图:
上一阶段,幼儿已用蜡笔进行过涂色与画线条的练习,对美术活动已产生了较浓的兴趣。现在,幼儿又对邻班的滚珠画感到新奇,因此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圆珠滚画的方法,学会用滚画装饰衣服,并从中感受色彩美。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欣赏洋娃娃鲜艳的衣服,感受其丰富的颜色。
2、每组一套水粉颜料(红、黄、栏、绿、紫),玻璃弹球,棉签,托盘,剪好的纸衣服、裙子或裤子足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纸衣服,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吗?”
“如果我在这件衣服上添点小花会不会更漂亮呢?”
“老师今天请来了小弹珠帮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让衣服变得漂亮的。”
2、教师示范讲解滚画的方法与要求。
(1)引导幼儿观察作画材料,向他们介绍其名称。
(2)教师请幼儿把玻璃弹球放在托盘里。左右倾斜托盘,观察玻璃弹球会怎样。
(3)教师用棉签给弹球涂上颜色,问:“现在涂上颜色的小弹球在托盘里滚来滚去会怎样?”
教师任意上下左右倾斜托盘,让幼儿欣赏弹球滚动时在纸衣服上形成的图案。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把纸衣服放在托盘里,玻璃弹球放在托盘的边角上,然后用棉签蘸点自己想要的颜色点在玻璃弹球上,再让这个弹球在托盘里滚动,把颜色都滚在衣服上。玻璃弹球如果滚不出颜色了,可以拿起来再蘸一种颜色继续滚。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用手摇晃托盘时不要过猛,以免把弹球晃到托盘外面。
(2)提醒幼儿要将弹球上的颜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种颜色。
(3)要求幼儿用完弹球后要放回原处。
(4)鼓励幼儿尽量尝试多种颜色,从中感受各种色彩的美。
(5)帮助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制作。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1)教师出示用不同色彩滚出的衣服,让幼儿欣赏、感受色彩搭配、深浅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美。
(2)表扬积极作画,态度认真的小朋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