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12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1《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词穷的狼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以对话为主,狼和小羊的形象在对话和神态描写中刻画得非常鲜明,一问一答中揭示了狼蛮不讲理的凶残本性,告诉我们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堂上,我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寓意。
一、以“找碴儿”为线索,理解故事寓意
“找碴儿”是本课学生词语理解的一个难点,也是理清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线索,文中涉及了狼三次对小羊找碴儿了,找到这三次找碴儿,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清楚了。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为“找碴儿”定义,而是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到狼的无理和变本加厉,狼为了吃小羊是在故意找借口找小羊的麻烦,从而理解“找碴儿”。在狼第一次找碴儿时,我通过图示狼和小羊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上游”“下游”和“倒流”的意思,感受到狼的无理,而小羊的有礼辩驳,使得狼更加变本加厉“气冲冲”地小羊,小羊的无辜说理在存心要吃它的狼面前是那么的无力,狼的恼羞成怒“不再争辩”,更加无理取闹地羊爸爸和直接动手,都说明跟像狼一样存心想干坏事的人说理是行不通的。学生在看到狼的一而再地找碴儿和小羊一次又一次的说理中,能很自然地感受到狼的凶恶和小羊的善良,悟出故事的寓意。
二、以朗读为主,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
朗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朗读为主。故事中的狼和小羊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在第一课时时就有很多同学能读好狼的凶狠和小羊的温和,尤其是班上的男同学在朗读狼的语言时表达得非常到位。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分析文本语言的表达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课堂上我抓住“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等语句中的标点符号和反问句的应用,以及角色对话前的提示语进行朗读。在课堂上,也尝试了让女同学朗读狼的话,部分女同学也能很好地朗读出狼的凶狠。当然,正如听课的老师们提的建议,如果能在朗读时提示学生注意表情方面也做到“凶恶”“温和”,相信学生会更容易融入角色。
三、演一演、编一编相结合,延伸文本、内化语言
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设计了演一演的环节,希望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能内化文本语言,带上自己的理解演绎文本对话。但由于自己的指导和示范不够到位,学生在演绎狼羊相遇时对话内容不明确,有学生直接将旁白都读了出来,也没有很好地表现出狼的凶恶、无理和羊的温和、可怜。有老师建议演一演可以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就开始指导,我想也是,这样肯定会比朗读结束后之间就演一演更自然、顺利。
课堂上,因为设计的环节和内容较多,在时间的把握和分配上把握得不好,续编故事环节直接有我一语带过了。课后,我在写话指导课上和同学一起展开想象,编一编小羊的结局。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为小羊设计了一个狼口脱险的美好结局,有小羊用自己的智慧自救脱险的,也有被救脱险的。个别学生设计了小羊难逃厄运的结局,经过指导没话可说的学生也开始展开想象,小羊垂死挣扎,最后还是被狼吃掉。通过这样的演一演和编一编相结合,学生对文本内容、寓意和语言表达的认识更清晰了。
本次教学中,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比如反问句没有很好地教学,课堂中引导过多,留给学生自己感悟的太少等,都需要今后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全面考量。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2《狼和小羊》这篇课文,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哲理。
一、抓住重点,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语文课很简单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是基础,是内化的过程,怎样引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机,让学生满怀激情和思考到课文中去神游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想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孩子们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语言的形象,读出语言的情味,读出丰富细腻的语感,读出对语文的兴趣。如第2自然段中“很想”一词表现了狼看见小羊时的心态,我让学生通过给“很想”一个词来体会这种心态,从而为后面对小羊的找碴儿作了情感铺垫。在指导读第一次找碴儿时小羊反驳的话时,我抓住了两个表示小羊神态的词语“吃了一惊”、“温和”,来让学生读好小羊的话。
二、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总结学习方法,然后依据学习方法再去自学,是有些困难的。但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这节课我试探性的让我班的孩子尝试了这样的学习方法。课文讲了狼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3次碴儿。在学习第一次找碴儿(课文第2、3自然段)时,我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而且指导得比较详细。在学习第二次找茬之前,我帮助学生小结了之前的学习方法,然后出示了学习要求,再让学生根据要求去自学课文。我感觉孩子们第一次自学的效果还是可以的。长此以往,相信孩子的自学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三、通过表演,体会寓意
这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所以我在学完课文后安排了表演这个环节。选了两个,主角,一个演狼,一个演羊,其他的同学齐读旁白的部分,全员参与。从效果看,即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又帮着孩子复述了一次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表演的体会,孩子很快说出了寓意。
四、顺势引导,拓展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内在素质与修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读写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课堂最后,我告诉学生像这样能告诉我们一定道理的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并告诉学生本篇课文出自《伊索寓言》。我顺势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课外多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我知道自己的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3今天上课,课前的感觉就有着莫名的不同,很没谱的样子。
很匆匆地上完,几位老师走过来与我分享听课后的感受。
首先,学课文不只是学习课文本身,还是通过课本学习如何其他文章,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怎么教?就靠老师平时教学时的渗透。
这节课感觉很匆忙,为什么呢?教师讲的太多 ……此处隐藏8785个字……制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给予学生较多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自由漫谈”。学生能围绕某一专题畅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满足了他们想说的愿望。也不会对老师的提问显得拘谨而不敢举手。学生不那么害怕,自然话也就多了。
2、通过漫谈相互促进,相互启发。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因,外因只是起促进和催化作用。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自身,只有自己想学、要学、有兴趣学,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启发下,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本领。本塘课教学,给学生安排较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漫谈式教学学生的“说”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了要积极参与漫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因此,“读”和“听”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进步。我想三方面的提高一定会促进“写”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通过漫谈总结学法,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漫谈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先谈自己的看法,再谈这样说的依据。体现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突破。不再像刚入学时,回答问题表达简单。而且学习的方式也有多样化的趋势,如:有的看图来理解,有的动作来理解,有的读句子的方法来理解,有的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还有的读句子,找关键词来理解。通过上述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的恰到好处,说明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真正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法宝----学习方法的运用。
4、不足之处:
本堂课,学生漫谈谈他们对课文某一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在相互交流、互相启示、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学生由于再谈的过程中,受到了课件制作的影响,不能很自由地把小羊和狼穿插在一块儿谈。作为教师的我由于运用漫谈式教学的尝试刚刚起步,对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低估。在课堂上怕他们讲不出,有时接下话头继续帮学生讲,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信学生的能力,做到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11《狼和小羊》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是还是蛮不讲理地向小羊扑去。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通过这节课和孩子们的相处,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始终是高涨和积极地。我觉得我的上的这节课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
一、挖掘成功的源泉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节课的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尝试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就是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我准备的问题是:“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问题虽然简单,但是目的是在简单的问题当中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形成我是很棒的心态。而且在孩子们的这种心态下我又是利用了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课件,来导入新课的。当这样的新生事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无疑就是增加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使我又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无意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直白地堆学生说:“我们已经开始上课了,请同学们注意听讲”相比较,那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利用远教资源营造学习气氛,搭建朗读平台
我认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而传统的教学总是很难满足学生这方面的要求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出现,则改变了一切,它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教学中所用到的声音,图片等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改善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基础。就像《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两种动物不同的表情都可以用课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而且我觉得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语文朗读教学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看着课件投影出来的课文内容,总比让学生看着书,或者看着黑板去读的效果好得多。比如《狼和小羊》朗读教学就收到了让我满意的效果的。《狼和小羊》是寓言故事,而寓言故事的内容,是寓言的外壳,它是靠这个外壳来蕴含丰富的思想意义的。因此对寓言内容的理解越深越透,领会寓意就越明确。而朗读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特别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基于以上的学习寓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试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待讲,以读促学去帮助学生领会寓意。本篇课文的中点式狼和小羊的次对话。我紧紧抓住了“找碴儿”这个词引导学生展开朗读训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狼想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的话,小羊极力申辩的话。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杀机,小羊的话用尖细柔和的语气来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地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谈化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了学生“我要读”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的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通过这次教学我更明白了“读”的力量和必要性。
狼和小羊的教学反思12《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结构明朗,通过狼的三次找碴和小羊的两次争辩,告诉我们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这个道理。
第一课时的教学一直被老师们匆匆带过,因为示范太少,能找到的参考资源也不多。但这一篇课文中有一教学目标是和同学们一起表演这个故事,我认为表演在一部分程度上依赖于天赋和性格,并且在公开课上学生难免拘谨,要表演到位是比较难把握。恰巧网络上有《小动物过冬》的课堂实录,并且还获得过重大教学比赛的特等奖,因此我决定参考这一教学视频来琢磨《狼和小羊》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挑战一下自己。
第一课时的重点一般有:1、学习生字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说说很简单,但是如何开展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是需要很多的思考。但就学习生字词来说,简单的全盘出示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记住就更难了。因此,我使用了“随文识字”的方式,在朗读中遇到生字时就立刻出示生字卡片,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出示生字卡片后,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识记,通过第一印象就让学生记住字形和字音。
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中,我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带学生走进故事情境,再通过课文中的三次找碴儿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安排了同桌练习,师生练习等方式充分朗读课文,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也能达到目的。
在理解课文上我抓住课后练习“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狼是在故意找碴儿?”来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