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

时间:2025-04-06 13:39:33
有关高三作文合集10篇

有关高三作文合集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作文 篇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曾有多少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载入史册,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思绪愁情萦绕蔓延。而我,却对你——南唐后主的愁情有独钟。你虽是一国之君,但你的才情也堪称一绝,你的愁亦让人肝肠寸断。

“冷雨敲窗灯影摇,梦回金陵朝。寥落繁花墓前飘,不见商女笑。空留西楼朱颜旧,命殒牵机酒。天纵词工柱为主,错生帝王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万里长江宛若一段悠悠青史,冲刷着古老的记忆,却冲不淡你的愁苦,五千年的记忆犹如一场梦,而五千年后,你的忧愁依旧如白酒般浓烈,亦如咖啡般苦涩,你的愁,是血与梦的轮回,是爱与恨的兴颓,是花与剑的追随……

纸醉金迷的金銮殿,灯红酒绿,日日笙歌,夜夜漫舞,长歌痛饮同作诗,缠绵悱恻再赋词,这才是你。在这段歌舞升平的岁月里,金陵成了雕栏玉砌的盛都,也正是你在的岁月里,南唐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如此,你吟出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奈与慨叹!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塞。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红棉织的地衣,黄金塑的莲台,一衣长挽的水袖,莺歌燕舞,春寒驱不散殿内夜夜朝欢泌人心脾的却是彻骨的寒。睁开眼入目的是泠雨敲窗,青灯孤影惊觉方知久违的欢愉,只不过是一场游园旧梦,西楼下,流水落花有谁知无奈只现天上人间。这亦是你痛彻心扉的忧愁!

你的愁,既有诗仙太白“借酒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坚韧,也有“白发三千丈,缘长似个愁”的冗长;你的愁,既有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沉重,亦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楚,你的愁,也有苏东坡“相顾无言,惬有泪千行”的撕心裂肺,更有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与无助……

一壶菊花茶沉默了多少芬芳,在国破家亡,生死难耐之际,往事随着流水悄然浮生,想着那里的湖光山色。茂林修竹,想着那里的瑶殿玉楼,故国五朝,黎民百姓。你愁,你只是个文弱书生,懦弱的皇帝,无力驱车南下直取金陵,无力横刀卧马,驱宋兵于千里之外。滔滔江水承载着你对故国的绵绵思念,对之国的的深切悔恨。孤灯下,夜雨潇潇,你抚琴吟愁,可又谁倾听?

南唐的尘埃已经飘散,曾经弥漫的硝烟也无影无踪,唯有秦淮河依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一江春水,记录了你的韵光和梦想,欢乐与哀愁。魂断千年的你,辰旧让我在月朦胧,灯朦胧的春夜聆听曾经的柔情浅唱,在春水里打捞你永久的忧伤,在落花里感受你赋了新词添旧愁的情愫,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你彷徨落寞的背影。而你,却怀揣满腔的愁情随一江春水悄然消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三作文 篇2

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次无意,更能魂牵梦绕;一种纯真,更可维系一生。

在这个婆娑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我们心中似乎总有些什么,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不再纯粹。我们似乎有意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从而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转移到对钱财和权利的追求上,我们日日夜夜地争名夺利,渐渐地,哪些曾让我们感到快乐与惊喜的事物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日益膨胀的欲望,是对生活的麻木。

诚然,在当今这个社会,追名逐利并非是一件坏事,但在此基础上保持内心的纯粹,或许会更易收获成功。林清玄曾说:“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他的心之纯粹让人仰慕,于是他写出来的作品也常常使人的内心获得洗涤。

其实保持一颗纯粹的心并非什么难以企及之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保持一种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书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我却回报以歌。”生活确实不易,但你对它付出了真心,它也必定不会让你失望。面对种种挫折,你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学着去适应它,既然你无法改变世界,就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向上,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寻找内心的纯粹。

或许有人会向往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认为那会给他们躁动的心带来平静。其实,只要内心纯粹,哪怕身处乱世,风云骤起,日子亦可以清净明朗。李白有诗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无论世事山河,那一轮明月总是净若琉璃,发散自我的光芒。

或许,唯有一个纯粹的人方能苦中作乐寻到生活真谛。苏轼在人生巅峰时惨遭牢狱之灾,又被贬荒远孤苦的儋州,即使如此他仍能苦中寻乐,本色不改,旷达人生。同样被贬,苏辙则回答:“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可见内心纯粹之人即使充满艰苦,也仍然乐观向上。

勿忘我心,让自己活在纯粹之中吧!

高三作文 篇3

水月无痕,亦有痕。

忆水月,忆水月亭。

河两岸,有大片老宅。河西之街,名曰西北河,亦称米市街;河东之街,名曰东南河,亦称水月亭。

我就长在水月亭——这一如诗如画的水镇上。昔日的一切,迄今记忆犹新。

最忆水月亭的房子。

这儿的房子是上了年纪的,听说不少房子比镇上年过九旬的老寿星还要老。它们和蔼可亲,又不失庄重。老式的雕花木门窗,大门环,飞檐,天井,一样都不少。黑瓦缝里挤着许多的青草,仿佛老寿星的鹤发童颜。白墙上的石灰脱落了大半,上面爬了些青苔,如同穿破了的衣服上的补丁。门上被蚁啃出了许多小孔,本来门上九有雕花,现在多了几分自然的古朴。墙角填满了蜘蛛们为老宅量身定做的纱巾。这一间间的老屋,究竟是老了。

最忆水月亭的芬芳。

清晨,河上的雾气飘到家门口,打开门,香味扑面而来,山茶的馥郁入牵牛花的清幽,配上百合的浓浓香气,还有墙角的蕨草,泥土里钻出的狗尾草,井边的青苔,篱笆上的紫薇花,院里的大香樟……总之,这儿挺有花园般的草园味儿。

最忆水月亭的水。

甘冽、清凉,泡上一壶龙井,嘿,好喝着呢!茶叶绽开得很快,但很竖着快沉下去了。记得桥下有一个茶馆,小时候,祖父常常带我去喝茶。河西的老船夫顶着一顶破毡帽,眯着眼,听着收音机里古老而婉转的越剧小曲;一旁的老渔夫一手托着茶壶,一手叩着桌板和着小调,情不自禁地摇着那光秃秃地脑门子。理发师傅呷着茶,和米店老板聊着镇上的新闻;臃肿的酱油铺老板挺着大肚皮,徐步走来,托着心爱的鸟笼,戏着笼里的八哥儿,茶馆的小伙计猫着腰,凑到他身边,弯着月牙似的小眼睛,必恭必敬地问道:“老板,要点啥?”

最忆水月亭的清晨。三四点钟,河西的菜市开始热闹起来了。附近的菜农挑着担子,或是踩着三轮,赶来贩菜 ……此处隐藏3108个字……听过的名词,开始引起了她的兴趣。没想到杨的知识面还挺广博的。这与之前叶遇到的那些整天埋在书堆里不懂开窍的同学不一样。杨还懂得很多课外的事,对科幻还特别感兴趣,《球状闪电》是他的最爱。

叶觉得要对这个男生另眼相看了。

十六岁的季节,是个缤纷的季节。十六岁的少女总会有些花痴。

即使杨是她最讨厌的爱学习的人,即使杨长得很普通,可叶的心却不觉间印上了他的影子。

之后,叶还是注意了杨的来回时间。叶故意挑了那个时间来回于少年宫和家之间。可每次的下午,杨总会和老师谈得很迟。叶只好在附近闲逛。等到杨出来的时候,她就假装很凑巧地往车站走去。

这样好几次,都如叶的所料,杨很快地随她走上车。但有时也是碰不到杨,就比如今天。

明明叶看到杨来了,可他怎么还没上车啊。望望窗外,杨站在外面。车上的人虽然多了点,可还没满。他干嘛不上来呢?正纳闷着,看到杨走向了下一辆车。

渐渐地,叶发现杨都会坐在公车从门口上来靠左边的第三个位置。她也就会故意很随意地在他前一个位置上坐下。现在,她明白了,明白有些时候杨为什么没出现。

他不习惯人多,不习惯坐别的位置。

从此,叶也会注意车上的位置。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碰到杨。有时,杨会看到叶,然后笑一下。有时他没看到,只顾着自己在想问题。

302,这辆车上整整一个月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没有对白,只是默默地坐在车上,彼此都假装着这些是在凑巧的发生。

很快的,少年宫补习班就结束了。

又是一个晚会,又是叶唱歌。不同的是,不是杨来献花,被用来做贡献的也不是红萝卜。

杨在半个月前就被爸妈带到外地去了。

同样的白色翅膀,没有红萝卜的搭配也显得逊色了些。叶知道少女的梦也该醒了。

其实这个夏天叶的舞台,早已悄悄地放了根红萝卜了。只是叶不知道。

高三作文 篇8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我们以聪慧,山的沉稳给我们以憨厚。然而灵动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水是灵动的,又是永恒的;山是沉稳的,又是善变的。所以作为高三人,更应该学习流水与大山的品格,永远拥有灵动与沉稳。

我们高三,应像大山那样沉稳,拥有原则性。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不论任何地方,都要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我们高三,应当平稳,如同大山一般,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勤勤恳恳,扎扎实实。

我们高三,又要像大山那样永恒。试想,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坚持不懈的斗志,没有始终如一的努力,没有一如既往的拼搏,又能学到什么东西呢?又能研究出什么成果呢?所以,要想学习有成绩,就必“恒”字当先。因为只有恒,才能恒出东西,恒出结果。没有恒,学习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无稽之谈。但仅有大山的永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还必须拥有流水般的机敏,讲究学习的方法。

水也有大山般的永恒,山也有流水般的善变。所以,我们高三不仅要有流水的灵动和大山的沉稳,而且还要拥有二者的相辅相成,和谐共振。

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真正的如山如水,变得壮丽又辉煌。

高三作文 篇9

语文课上,我在《小学生阅读指南》上读到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走自己的路》。

文章中写道: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接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连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亡。

这个实验听起来不可思议,七天七夜,6寸,20厘米,一把尺子的距离,却是毛毛虫生与死的距离。其实,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就会避免死亡的厄运。毛毛虫因为一味地走别人走过的路,所以才吃不到心爱的松针。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一条路走不通时,尝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一味地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印。

读完这篇文章,李老师让我们猜一猜不寻常的谜语。题目一:“只”字加一笔,会是什么字?同学们听完谜语,立刻思考起来。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拿起笔写写画画,有的则一脸茫然……就在我们焦急万分的时候,李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记住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大家听完李老师的话都若有所思。一会儿,田倍宁悄悄告诉我:“是‘冲’”。我一听,像被电电了似的,恍然大悟。我小声对田倍宁说:“把‘只’倒过来,然后加一竖。”田倍宁点点头,我俩偷偷乐了,规规矩矩地在纸上写下“冲”。李老师又出第二个谜语了:人字加一笔,除了“大”和“个”,还有什么字?我赶紧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把横、撇、竖、捺等笔画写在纸上,然后依次加“人”。加到第五个时,我眼前一亮,写出了“及”。李老师要公布谜底了,第一个“冲”,第二个“及”。写对的同学欢呼起来,没写对的同学也立刻大叫起来“原来如此”。可是接下来李老师又说:“第二个谜语还有一个谜底,看谁能猜出来。”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可是过了一会儿,依旧没有人猜出来。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夕”,看到这个字,大家立刻从思索中醒了过来,原来是“夕”。李老师说:“猜谜语,也要换位思考。”

一堂语文课,让我大受启发:不走寻常路往往更容易成功,猜谜语是这样,做事也是这样。

高三作文 篇10

我有一次感喟起这个东西。就像是我已经臣服于它了一样。的确。我曾经是它的仆人。忠诚的,而且不敢反抗的。现在。我拒绝做仆人了。我要做我人生的主人。我要做时光的朋友。它只是注视着我一半人生的人。而不能主宰我的一生。我是我人生的主人。它是陪衬者。所以现在我感慨这个的时候。并不是说我说它短暂。说它无情般美好。它将我们懵懂的岁月带走。留下的岂止是躯壳的我们。我们的身体。我们每一根毛发都在时光等到滋养里成长。我们的思想。也在里边任意发酵扑腾。像滚烫的百十度的水。一直翻腾着。一直不停。

以前我是把时光当做我的敌对者。现在也是。我们像是两个国家的下等兵。为了各自国家的东西。现在扛起刀枪奔腾的毁灭。我寄希望于它能缴械投降。能让我在它投降的一瞬间找到自己成功的喜庆。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它负隅顽抗。能尽情的来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我不怕。我又害怕它投降。让我做一个失败的成功者。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我开始慌乱。时光匆匆。我也匆匆的长大。但是岁月里的歌还在不停地唱响。东拉河里还剩有月光。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这么些个平凡的人儿呀。各自不平凡的思想。都在这块大地上燃烧。你还信奉时间么。你还敬畏它的力量么 我害怕所有的东西么。我害怕我没有希望。害怕时光飞奔的速度太快。让我所有的东西都来不及告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想要以后得某段时光里。希望就像那血一样。在阳光的刺疼下。一样的发光发亮。不失掉自己的模样。什么会是个尽头呢。我还期望着。爱恨交织么。时光尽头么。人这一生都要希望活着的呀。

只愿时光带不走希望。给我们奔腾的力量。

《有关高三作文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